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3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2175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33291 次
课程分享  
核医学
主讲教师 赵烨/安徽医科大学
学习人数 1377
开课周期 2024年09月09日 ~ 2025年01月20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19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课程概述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核医学总论
    • 1.1核医学的定义及发展史
    • 1.2核医学分类和特点
  • 第二章 原子核
    • 2.1原子核结构和基本性质
    • 2.2原子核衰变(一)
    • 2.3原子核衰变(二)
    • 2.4 原子核衰变的规律
    • 2.5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
    • 2.6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二)
  •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
    • 3.1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和特点
    • 3.2 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 3.3 放射性药物的标记
    • 3.4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放射性测量
    • 4.1 放射性测量
    • 4.2 临床核医学仪器
  • 第五章 放射生物学效应
    • 5.1 电离辐射源及辐射剂量基本概念
    • 5.2 放射生物学效应
    • 5.3 辐射防护的原则与措施
  • 第六章 放射免疫分析
    • 6.2 免疫放射分析
  • 2024-2025学期第一学期核医学期末考试
授课目标
预备知识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5.0

4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5.0

8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授课教师
安徽医科大学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