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是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过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系统介绍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连杆、凸轮、齿轮、齿轮系等传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以及轴、轴承、联轴器、键等结构的设计与失效分析知识。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加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机械工程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下是对机械基础课程的一个简要概述:
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系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所受的力和力矩。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加速度等。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强度和刚度等性质。
机构设计:介绍各种常用机构的类型、原理和应用,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传动设计: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介绍其设计计算方法。
轴承与联接:讲解轴承的类型、选用和润滑,以及螺纹联接、键联接等联接方式。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介绍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等。
机械制造工艺:讲解各种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如车削、铣削、磨削等。
机械制造装备:介绍各种机床、夹具、量具和辅具等。
工程材料:介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能和用途。
热处理:讲解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以及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安排综合性课程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0 |
共 15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 |
涡阳县科技学校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