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课程分享  
现代网球技术教学
主讲教师 盛治进/安徽医科大学
学习人数 201
开课周期 长期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本课程是我校为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依托安徽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教学师资和场馆资源,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标准,凝练成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线上线下互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服务的网络共享课程,让受众共享优秀高等教育资源。

课程概述

现代网球技术这门课程符合线下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充分利用学校开放式课程教育平台,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受众包括:网球专项选修课学生、网球高级俱乐部会员、其他校内网球爱好者、校外网球爱好者等。希望通过年建设,达到下列目标:

  [1]利用现有的国家、省级相关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自拍微视频教学片断,依托e课堂、雨课堂、教学立方、课立方、云班课、微助教、微信公众号、QQ软件等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

  [2]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这支教学团队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学科与专业发展的需要,能在我省同类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起示范作用。

  [3]建设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网球教学资源库,将在线课程中的资源如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在线课程申报书、主讲教师最新教学科研成果等按照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培养方向进一步进行完善。

      [4]建设学生网球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和社会群体的学习能力,通过此平台进行交流,探索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新途经。

课程大纲
  • 第1章 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
  • 第2章 正手击球
  • 第3章 反手击球
  • 第4章 截击球
  • 第5章 高压球
  • 第6章 发球、接发球
  • 第7章 正反手切削球
  • 第8章 挑高球
  • 第9章 放小球
  • 第10章 反弹球、凌空球
  • 第11章 单打和双打战略战术
  • 第12章 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文本
  • 第13章 补充资料
    • 13.1 裁判规则
授课目标

网球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享受此项运动的同时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练习方法, 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对网球运动的兴趣,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备知识

(一)理论教学内容

基本理论

 (1)体育意识的培养

①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③我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管理要求

2)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①健康的概念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②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③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3)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②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①体育锻炼的社会价值取向

②体育锻炼的社会适应性培养

5)体育运动与营养

①大学生的营养特点及补充

②合理营养的原则

6)体育保健与卫生

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

②常见的运动性疾病预防与处置

2.专项理论:

1)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 网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的配置、保养与使用。

3) 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

4) 网球运动的技、战术分析

5) 网球运动的竞赛组织和裁判法

6) 网球运动的健身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7) 网球运动的比赛观赏

(二)实践教学内容

1. 技术类:

     基本站位与姿势、握拍法、底线正手击球、底线反手击球、正手截击球、反手截击球、正手侧身攻、下手发球、上手发侧旋球、上手发平击球、步法(单步、滑步、跨步、交叉步、结合步)。

2. 战术类: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

3. 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4. 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

2.介绍教材

1) 网球运动的基本要素

2) 网球运动的最新技术介绍

3) 网球运动战术与技术的关系

4) 网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二)实践教材

1.主要教材

1) 握拍方法、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

2) 球拍触球七要点与击球的四环节

3) 攻球动作技术系列

4) 发球技术系列

5) 步法移动系列

2.介绍教材

1) 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技术

2) 削球系列

3) 上旋高球系列

4) 反手进攻系列

(一) 身体素质

1. 速度练习:身体的移动、挥拍速率、反应速度等

2. 力量练习:上肢、腰腹及腿部的抗负荷练习

3. 耐力练习:有氧训练,增加密度,发展耐力

4. 灵敏与协调:判断与反应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授课教师
安徽医科大学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