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1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1716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47689 次
课程分享  
四大名著与中国传统文化
主讲教师 冀运鲁/淮北师范大学
学习人数 1716
开课周期 长期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当代学生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力量,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四大名著文化现象的解读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深度挖掘四大名著的文化内容,充实课堂思政内涵,充分利用名著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文化素养的渗透。


课程概述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和艺术化的载体,有着丰富内涵和高超艺术手法,能经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阅读、咀嚼和探索的作品。四大名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每一部都代表一种文化。本课程通过对四大名著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举隅剖析,并将传统文化中的诸子思想、佛道观念、民俗以及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当代文化建设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家了解了四大名著的思想内涵,拓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视野。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 第一节 “小说”一词的出现及其概念演变
    • 第二节 小说的起源
    • 第三节 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述——魏晋-唐前小说概述
    • 第四节 唐宋小说概述
    • 第五节 明清小说的繁荣
  • 第二章 明清小说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意义
    • 第一节 明清小说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意义
    • 第二节 明清小说的创新
    • 第三节 古代小说人物塑造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第三章 从《三国演义》看中国人的英雄观和民间理解的政治军事史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民间理解下的政治军事史
    •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作者论争
    • 第三节 “三国”故事的传播与书写
    • 第四节 拥刘反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 第五节 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呈现出两个倾向
    • 第六节 《三国演义》英雄观
    • 第七节 关于三绝
    • 第八节 一个得小说之助而成神的人物——关羽
  • 第四章 从《水浒传》看中国社会的江湖文化
    • 第一节 《水浒传》的作者和成书
    • 第二节 《水浒传》的人物绰号
    • 第三节 水浒传的江湖(上)
    • 第四节 水浒传的江湖(下)
    • 第五节 《水浒传》英雄们出入江湖的几种类型
    • 第六节 从《水浒传》看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 第五章 从《西游记》看中国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方式
    • 第一节 《西游记》的作者
    • 第二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 第三节 《西游记》人物形象之孙悟空
    • 第四节《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之猪八戒
    • 第五节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之唐僧、沙和尚
    • 第六节 从《西游记》看中国宗教的特殊性
    • 第七节 西游记的主题
  • 第六章 解梦红楼——从《红楼梦》透视中国文化
    • 第一节 解梦红楼——从《红楼梦》透视中国文化
    • 第二节 《红楼梦》的版本系统
    • 第三节 《红楼梦》研究小史
    • 第四节 《红楼梦》的研究流派——评点派和批评派
    • 第五节 《红楼梦》的研究流派——索隐派
    • 第六节 红楼梦研究流派——考证派
    • 第七节 《红楼梦》的读法——《红楼梦》第五回赏析
    • 第八节 混世魔王”——贾宝玉
    • 第九节 钗黛判词赏析
    • 第十节 《枉凝眉》赏析—黛玉之死
    • 第十一节 元春判词赏析
    • 第十二节 探春判词赏析
    • 第十三节 凤姐人物形象
    • 第十四节 秦可卿形象分析
    • 第十五节 林黛玉
    • 第十六节 林黛玉进贾府
    • 第十七节 红楼梦的精彩片段赏析——抄检大观园
    • 第十八节 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宝玉挨打
    • 第十九节 从红楼丫头看传统社会仆从命运1
    • 第二十节 从红楼丫头看传统社会仆从命运2
    • 第二十一节 《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授课目标
预备知识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我可以重复选择同一门课程吗?
可以的,许多课程会多次开课,可以加入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期次。在新的开课期次中,你需要从零开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 这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吗?
本课程是开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学习的。
3 是否需要完成课程所有的作业?
如果你想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按照课程老师制定的课程大纲和考核标准完成相关作业;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并不需要申请证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自由安排学习计划。
4 如何申请课程证书?
课程团队会在‘考核标准’中公布获得证书的条件。课程公布考核标准并更新完毕后,你的最终总成绩达到条件即可获得证书。
5 课程结束后,还能继续学习课程内容吗?
这将根据课程团队的设置的课程结课设置而定,有的课程将在课程结束后关闭,有的课程允许已选课的用户查看课程内容及历史记录,也有课程可能会对未选课用户开放课程内容。对于结课后仍然开放的课程,在“我的课程”列表里,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及学习记录。
6 建议使用什么浏览器学习?
为了您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授课教师
淮北师范大学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