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3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1680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21700 次
课程分享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
主讲教师 孙启虎/皖西学院
学习人数 549
开课周期 2024年09月02日 ~ 2025年02月21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25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 课程使用指南

第3次开课,2024年9月正式开始,主要面向2024级学生。


本课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做什么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学科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就业和未来发展、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学习指导等方面。

课程概述

一、课程开设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众多新兴专业随之诞生。

2013年,28所高校获批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下面简称“网媒”)专业。

截至2024年2月,全国共有385所高校开设网媒专业,在全国新闻传播学各专业布点数中排第一。虽然网媒专业开办时间短,但发展势头快。

包括网媒专业在内的新兴专业常常令考生和家长挑花眼。

很多初入校门的大学生也普遍表示并不很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此时,一门详细讲解专业内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未来前景的“专业导论课”就显得颇为必要。

2014年,皖西学院网媒专业开始招生,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课程应运而生,一方面帮助新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另外还能给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学生对专业有了足够的了解后,他们就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也会更加充足。


二、课程主题

本课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会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做什么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学科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就业和未来发展、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学习指导等方面。


三、课程预期受众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预期受众有三类人群:

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

2.高中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高中学生提前了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一方面,学习该课程可以为高考志愿填报做参考;另一方面,该课程可以作为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3.其他社会人员和学习者。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需要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有所了解。本课程可以满足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求。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是什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 第1节 学科专业简介
    • 第2节 产生和发展
  • 第二章 培养什么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
    • 第1节 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
    • 第2节 专业能力体系
  • 第三章 学什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 第1节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 第2节 皖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
      • 第1课时 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1)
      • 第2课时 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2)
      • 第3课时 专业教育课程(1)
      • 第4课时 专业教育课程(2)
      • 第5课时 专业教育课程(3)
      • 第6课时 集中性实践环节
  • 第四章 怎么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习建议和辅导
    • 第1节 专业学习建议
    • 第2节 知名大学
      • 第1课时 知名大学(1)
      • 第2课时 知名大学(2)
    • 第3节 行业精英
      • 第1课时 行业精英(1)
      • 第2课时 行业精英(2)
      • 第3课时 行业精英(3)
    • 第4节 专家学者
      • 第1课时 专家学者(1)
      • 第2课时 专家学者(2)
    • 第5节 经典教材
      • 第1课时 经典教材(1)
      • 第2课时 经典教材(2)
      • 第3课时 经典教材(3)
    • 第6节 经典著作
      • 第1课时 经典著作(1)
      • 第2课时 经典著作(2)
    • 第7节 专业期刊
      • 第1课时 专业期刊(1)
      • 第2课时 专业期刊(2)
    • 第8节 新媒体平台
      • 第1课时 新媒体平台(1)
      • 第2课时 新媒体平台(2)
      • 第3课时 新媒体平台(3)
  • 第五章 干什么:就业与升学
    • 第1节 就业和工作
    • 第2节 升学和深造
  • 第六章 关键词:快速了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 第1节 网络
    • 第2节 新媒体
    • 第3节 社交媒体
    • 第4节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
    • 第5节 沉浸式技术(1)
    • 第6节 沉浸式技术(2)
  • 课程期末考核(2024年)
授课目标

1.学习者了解专业相关情况。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专业认同感、专业荣誉感、专业自豪感,也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对部分学习者来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该专业,进而选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投身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或实践。

4.作为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学生学习后可抵扣成功入学后相应课程的学分。

注:关于第4点,能否认定、抵扣学分,取决于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预备知识

无需特别的预备知识,但建议学习之前,对媒体、互联网和新媒体有所了解。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 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
    修订版
    林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
    林军,胡喆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互联网简史
    袁载誉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互联网口述历史 第1辑·英雄创世记
    方兴东
    中信出版社
  •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汤姆·斯丹迪奇
    中信出版社
5.0

1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5.0

1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课程在线学习的几个问题
Q1:在电脑还是手机上学习?
A:手机、电脑都可以学习,但建议在电脑上学习。
-----
Q2:使用什么浏览器学习?
A:微软Edge,火狐Firefox,或谷歌Chrome。
-----
Q3:是否需要观看课程所有的视频?
A:若是皖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观看要求的所有教学视频。
学习教学视频,计入学习成绩。
★非皖院学生,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而学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观看。
注:补充视频,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观看。
-----
Q4:是否需要完成课程所有的作业?
A:若是皖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作业。
作业完成情况,计入学习成绩。
★非皖院学生,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而学习,可以不用完成作业。
-----
Q5:是否需要完成课程考核?
A:若是皖西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完成考核。
本课程采用线上考核方式。
★非皖院学生,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而学习,可以不用完成课程考核。
课程使用指南

e会学完整学习指南.pdf

1.注册

访问平台网址:http://www.ehuixue.cn,点击平台首页的“ 注册”按钮可注册平台账号。

注册时需要输入手机号,设置密码,再次输入密码进行确认,输入验证码,勾选《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点击注册按钮即可注册成功。


2.登录

注册成功后可选择使用账号密码登录或者是短信验证码登录,若之前已注册账号直接点击“登录”进行登录;首次通过账号密码登录需获取短信验证码进行账号验证,勾选“10天免短信验证”后10天内通过账号密码登录时无需进行短信验证。


3.课程学习

搜索“孙启虎”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点击课程名称,进入课程页面。

点击“加入课程”按钮即可加入课程。


4.其他操作,详见e会学完整学习指南.pdf

授课教师
皖西学院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